智慧工地,助力重庆轨道加速建设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讲话精神,将互联网与传统建筑行业深度融合,推动轨道交通“智慧工地”建设,轨道集团精心策划、统筹安排,与施工单位深入研究、探索,将实时监测噪音扬尘、“人脸识别”进出施工区域、大数据平台集中显示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引入轨道交通各建设工地,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重庆轨道· 智慧工地
据了解,“智慧工地”新型工程现场一体化管理模式已在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等多个在建项目中同步推广,助力轨道交通建设。
【关于智慧工地】
渝北区秋成大道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项目部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大门,可以清楚看到一套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抓拍画面,来对进出工地现场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图片来源:艾尔伴家智能家居公众号,侵删)
安装人脸识别安防系统
可识别施工员工是否佩戴安全帽
渝北区秋成大道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项目部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大门,可以清楚看到一套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抓拍画面,来对进出工地现场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图片来源:艾尔伴家智能家居公众号,侵删)
此外,人脸识别还应用在隧道安全施工中,设置在隧道洞口的人员机械管理系统会自动读取和记录施工人员安全帽和机械设备上的芯片信息,隧道内还安装了定位接收器,能准确定位作业人员的位置,若遇到突发情况,救援队能第一时间对他们开展精准施救。

(图片来源:艾尔伴家智能家居公众号,侵删)
施工现场布置了128个高清摄像头
保障施工规范安全
在5号线北延伸段全线15个施工点,施工方布置了128个高清摄像头、15个扬尘噪声监测设备,让现场管理人员“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噪声,“嗅”得到隐患,精确把握现场,及时对违规行为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除了人脸识别、扬尘噪音监控设备外,5号线北延伸段在建设过程中还有一项“法宝”——生产进度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根据前期输入的工期计划、各工序开工时间以及每日实际施工效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若工期滞后则会根据具体情况将滞后预警信息自动发送给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以此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调整施工组织方案,保证施工进度。
目前,智慧工地”这种新型工程现场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也在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等在建项目中同步推广,不仅有效缩短了管理半径,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还为工程项目施工筑起了安全屏障,为轨道交通建设注入“加速剂”。轨道集团将积极践行企业责任,全力打造轨道交通“智慧工地”,建立更全面的智能监控防范体系,让在建项目的管理更加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规范化,不断推动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艾尔伴家智能家居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