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意境的木门之最……
说起古诗,许多人都能够摇头晃脑背诵几首,可是你知道古诗中如何描写“门”吗?重庆佳禾豪格木门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古诗中的“木门之最”!
一、最啰嗦的门
“一个和尚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这句诗曾经在王小波的小说里出现过,王小波对这句诗有一个很俚俗而又很有趣的评价:吃棉花屙线屎。“一个和尚”和“独自”重复,已经够罗嗦了,而下半句才让你知道中国古诗居然能罗嗦到这个程度:”关门”“闭户”“掩柴扉”,意思都差不多,只有些许差别,关门指关房屋的门,闭户指关窗户,掩柴扉指关掉院子的柴木门。其实整句诗用现代汉语一句话就能搞定:和尚独自回家。一向以精炼著称的中国诗,居然写得比现代白话还罗嗦,你是不是也醉了呢?
二、最壮阔的门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句诗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出自杜甫的《绝句》,描写的是杜甫居于草堂时候对成都风光的描述,从这句诗大家基本可以知道,当年成都的河流,是可以通航的,开往东吴的船停在河流里,别有一番壮阔的风情,让人不禁感叹当年的环境真好。不过更令人吃惊的是这句诗的上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也就是说,从杜甫草堂往西望,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岭雪山!成都人应该都知道,西岭雪山在大邑县,离成都可是有数十公里,当年的空气质量真是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三、最奢华的门
“朱门酒肉臭”
这句诗可也是脍炙人口了,“朱门”是古代权贵的门。古代的漆,可是只有上流社会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所以红漆大门一向是豪贵的象征。而这句诗的下句“路有冻死骨”更强化了这种反差,让人感到:这家人一定很有钱!
四、最爱国的门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玉门关在古代一向是中国国门的代名词。古代班超弃笔从戎,镇守西域,后来老了向皇帝恳请退休说:“我就想趁我还活着能再入玉门关”。而这句诗比班超可还要爱国多了:只要我能够报效国家,哪怕死在西域也没问题啊!
五、最思乡的门
“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
古代通讯并不发达,所以离乡游子总是思念故乡。请看这句诗:刚出门我就想回家,到现在还没回来,呜呜呜。请问这位叫做杜荀鹤的诗人,你是在卖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