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蒙安全门 | 人间有味是常青,岁月浓淡粽相宜
千年溯源,镌刻文化印记

端午的起源,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先秦时期,端午雏形初现,彼时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为“恶日”,便在这一天举行祭神仪式,以祈求平安顺遂。随着时间推移,端午逐渐与纪念历史人物紧密相连,其中以纪念屈原最为人熟知。屈原心怀家国,却遭谗言放逐,最终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为避免江鱼啃食他的身躯,纷纷划船打捞,并往江中投入饭团,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端午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
端午不仅是纪念先贤的日子,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在端午的文化传承中相互辉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习俗斑斓,勾勒节日盛景
01、粽香四溢,品味舌尖端午
包粽子无疑是端午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软糯与馅料的丰富,共同编织出端午独特的味觉记忆。不同地域的粽子各具特色:南方的鲜肉粽,五花肉在蒸煮中油脂渗出,浸润米粒,咸香醇厚;北方的蜜枣粽,红枣与糯米融合,咬一口香甜软糯,齿颊留香。包粽子时,长辈们灵巧地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馅料,再用棉线缠绕紧实,动作行云流水,一旁的孩童好奇围观,跃跃欲试,温馨的氛围中传递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02、龙舟竞渡,激荡热血端午

赛龙舟则将端午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河面上,一条条龙舟蓄势待发,船头鼓手奋力击鼓,节奏铿锵有力;船中桨手们随着鼓点整齐划桨,动作刚劲有力;船尾舵手目光坚定,掌控方向。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飞驰,溅起朵朵浪花。
03、祈福纳祥,装点多彩端午
挂艾草、佩香囊、系五彩绳等习俗,为端午增添了别样的韵味。艾草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被人们挂在门前,寓意驱邪避瘟;香囊内填充着艾叶、藿香等中药材,绣上精美的图案,小巧精致,随身佩戴,既有装饰作用,又能提神醒脑;五彩绳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色彩斑斓,系在手腕、脚腕上,寄托着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这些习俗,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成为端午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端午安康

端午佳节到
愿你“粽”是快乐
“粽”是微笑,“粽”是喜悦
“粽”是好运,“粽”是成功
“粽”是幸福,“粽”是美好
祝大家端午安康!
(以上文章、图片来源于:梵蒙安全门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