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安斯金门窗—用一句话说动消费者购买!
一句说动消费者购买的话,就是品牌的超级话语
请你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能不能一句话说清自己的业务?
停顿一下,想想这句话,再往下读。
⋯⋯
第二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就说动消费者,让消费者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停顿一下,想想这句话,再往下读。
⋯⋯
很多企业,都梦寐以求这一句话。
怎么能把我们公司的业务说清了?别说一句话说清,很多企业给他十句话,他也说不清。
怎么能一句话就让消费者买我们的东西?
太难了!所以我们往往不停地往下说,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说得更多,或许,有一句话就打动了消费者呢?
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往往是被大家嘲笑,被羡慕嫉妒恨的企业,或者“它再好我也不会学它”的企业。它们做一些很“恶俗”的广告,就把一句话来回说,说好多遍,很烦人,偏偏他还卖得很好,“简直是没天理,中国消费者素质太低了。”
这些企业,就是找到了那句话的企业。因为你没有找到,所以你体会不到。一旦你找到“一句就能说动消费者”的那句话,你就豁然开朗、食髓知味,给你多少时间,你也不愿意说第二句,就愿意拿那一句话重复。
超级话语,要能让人行动
再回到开头的两个问题,我们用了两个词:“说清”和“说动”,说清自己,说动消费者。这两个问题其实不在一个层面,说清是手段层面,说动是目的层面。说清的目的,是为了说动。
是不是一定要说清,才能说动?
不一定!
说清是相对的,说到什么程度算说清了?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因为人们普遍的思维,就是觉得自己的价值没被充分表达,所以公司开会也不能达成一致,因为永远还有没说出来的价值,没说清。
而说动是客观的,是绝对的,他动了就是动了,没动就是没动。
动,是心动,最终需要落实到行动。顾客来了就是来了,没来就是没来,买了就是买了,没买就是没买。这个衡量很具体。
传播学讲说清、说服、说动三个层次,但这并不是说的三个阶段。要说动,既不需要经过说清,也不需要经过说服。
说服是一个更纠结的追求,你不要老想说服消费者,你越想让人“服”,人家越不“服”,凭什么一定要服你呢?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说动,我们就研究让他“动”的方法,而不是让他“服”的方法。
品牌超级话语,就是一句话说动消费者的话语。
说动消费者,就是消费者听到这话后会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