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中国开发神秘能源,力压美日,世界第一!
中国又一惊人壮举再次震动世界!
昨天,央视播报了一则重磅资讯: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从5月10日起,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从深海底之下开采上来,点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钻探平台“蓝鲸一号”的喷火装置,映红了南中国海的海面。
提起能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煤、油、气点燃的火炬而不会是冷冷的冰块,但中国科技工作者已经可以将蕴藏在海底的“冰块”点燃成熊熊燃烧的火焰,让“冰火交融”从梦想变成现实。
满足我国近200年的能源需求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和人们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气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
它燃烧值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
此外,它资源储量丰富??可燃冰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域,以及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下面。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报告》的最新数据,我国可燃冰预测远景资源量超1000亿吨油当量,开发前景广阔。保守估计,我国可燃冰的总资源约是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等资源量总和的两倍,按当前的消耗水平,可满足我国近200年的能源需求。
力压强国实现历史性突破
和国际上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勘探、研究可燃冰相比,我国的可燃冰研究起步要晚到1998年,但中国科技工作者只用了不到20年就完成了从空白到赶超的全过程。
全球可燃冰研发活跃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和印度等,各国竞相投入巨资开展试采,竞争异常激烈。
其中,美国、加拿大在陆地上进行过试采,但效果不理想。美国还曾提出要与日本结成“能源资源同盟”,加速将可燃冰从“未来能源”转化为“现实能源”。不过,情况不妙,日本接连遭遇失败。先是2013年,日本进行了海上试采,但因出砂等技术问题失败。2017年4月日本在同一海域进行第二次试采,但5月15日再次中止。
而起步较晚的中国,却最终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改变
试采现场指挥部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卢海龙说,与日本相比,我国的可燃冰水深大、储层埋层浅,施工难度更大。“我们的突破,对于全世界而言更具有可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海洋特别是深海作为战略空间和战略资源,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深海探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要。”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说,我国海洋探测科技创新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在一些深海领域与美日俄及个别欧盟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向深海进军,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后发先至,这是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