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发声 引爆铝市热点话题
10月27日下午,在“2016年中国国际铝业周”上,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主持的“泛太平洋铝业高峰论坛”之“全球铝投资和贸易专场”举行,业内专家围绕铝市场贸易与融资、仓储和物流的发展机遇等当前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家马辛:建立上下游稳定、长期的供需关系
过去的一年中,铝市场跌宕起伏,变化非常大,从去年年底到目前价格涨幅很大,特别是氧化铝价格。氧化铝在铝产业链中属于偏上环节,其价格的大幅波动对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影响较大。过去氧化铝买卖都是电解铝企业和氧化铝企业进行直接谈判,定价模式以长期价格为主,有的或者与电解铝价格形成一定的比例挂钩,也可以参照市场上公布的指数,形成一个定价机制,这样的话,氧化铝产品上下游相对是固定的,但是这两年,在氧化铝价格谈判中,采购模式发生一些变化,出现了单一定价模式,这种模式出现以后,对原来通用的机制化定价和长单定价模式形成了冲击。因为在相对供应宽松的时候,作为买方往往会利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人为地放大市场价格的波动。所以新出现的定价方式,加大了价格变化的强度,人为夸大波动,对上下游稳定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造成违约率上升,市场诚信缺失,也容易造成上下游企业间产生摩擦和矛盾。
所以,建议还是要建立上下游稳定、长期的供需关系,包括机制化的定价模式,稳定行业市场价格波动。
中铝国贸在市场中也愿意发挥这样的良性作用,同时也呼吁业内的贸易企业能够共同携起手来强化规则意识,强调契约精神,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副总监张毅秀:推进大宗商品的品牌现货平台建设
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铝的成交额已经超过铜,体现出与规模相匹配的期货大品种的市场风范,也改变了长期以来铝市场偏弱的局面。
价格方面也保持同步状态,三季度相对比较平稳,从运行指标来看,出现了日趋合理的发展态势,比如套现保值比例有很大提升,相关性达到了90%以上,国内与国外价格保持高度相关性。
三季度以来,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转移,已经从沿海地区向北方和内陆地区做了延伸,增加了17万吨的库容,目前有40多家库点,方便企业进行现货贸易和期货交易。
另外,根据国家化解产能过剩要求,上海期货交易所对个别企业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增加了4家注册品牌,新增了注册产量200万吨,有效地扩大了期货可交易资源。我们对规则体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利于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入了交易限额和手续费的调整机制,这样对抑制短期内市场混乱的行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和交易所的发展计划,就提高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展开相关的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做好各项市场培育工作。第二,丰富铝期货基金层面的研究。第三,推进大宗品牌现货平台的建设,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第四,探索期货市场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