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历程:美驰是怎样走进人民大会堂的
美驰是怎样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没有人会不知道人民大会堂,但是你不知道,是美驰门窗为之担起了遮风挡雨的责任。
科普一下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是历届********等大型集会召开的地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活动的场所,于1959年9月24日落成。大会堂位于北京市***广场西侧的广场西侧路以西,西长安街以南,其西侧及南侧为人民大会堂西路,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外部是浅黄色花岗岩墙面,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下有五米高的花岗石基座,周围有134根圆形廊柱。整体比故宫全部建筑面积还大,是全世界最大的会堂式建筑。1979年7月15日人民大会堂向公众开放。2016年9月29日,人民大会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人民大会堂由人民大会堂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2001年初委员会决定更换部分门窗,其重要性决定了更换门窗决策必须谨慎再谨慎。
在征集各方意见后,大会堂管委会决定,用新型断桥节能铝合金窗替换原苏联援建的钢窗,考察了多家门窗供应商的实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状况后,大会堂管委会邀请了5家业内知名的门窗供应商,让每家做一个样窗,再决定由哪家企业承接该工程。
别看只有一个样窗,这可是宽3.2米、高5.3米的一整樘窗,要严格按前苏联的分隔形式,竖向两根中挺、横向四根中挺、四个开启扇,整樘窗不得分开拼接、也不能用幕墙形式现场拼接,要整体送货5个小时装完并清理离场。承做这样一个样窗,是对公司的技术实力、服务水平的综合考验。公司接到这个任务后,群策群力,全面合理规划了产品加工、特殊处理、装卸运输、安装施工等方案。
约定安装当天晚10点钟,美驰特制的超大断桥铝门窗从工厂顺利运出。前边由张立群董事长坐镇的吉普车打着双闪开道、中间的货车上固定着门窗、后边中巴车坐有15名美驰员工。到达现场时,其它四家门窗厂的人员已到位并忙碌着,还租了吊车在寻找作业工位。
经过严密的考察、布置和休整,美驰的队伍调转车头用远光灯照明,开始卸车, 15名身着美驰工服的人员,持专制的工具,一声“起”, 17平米的超大窗被人工抬起,跨上台阶迈向指定的洞口位置。到达作业面,下框直接入位,从摘下扇体处向室内引进牵引绳、室外两侧备好人字梯、专用顶杆。随着现场指挥员的口号,内拉外推侧扶,超大门窗徐徐起立直接入洞。查水平、调垂直、均边距、固定安装齿、打发泡胶密封胶,整个过程一气合成,很快就开始挂扇、揭保护膜清洁现场。两个多小时后,在众多诧异、惊叹、羡慕的眼光中,美驰完工撤场,而其它几家的作业面上,吊车依旧在轰鸣。
此图为改造工程现场留影
不用说,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换窗“战争”中,美驰赢得了大会堂管委会的赞誉,同时也顺理成章的承接了此次人民大会堂的门窗改造工程。
这是美驰成立以来,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大事记,也是载入美驰发展史册的一项殊荣,更时时刻刻激励着美驰的全体员工,为人类居住环境更加恬静而不懈努力。
美驰门窗,名邸尊贵
21年匠芯品质,
传奇仍在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