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之铝门窗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明珠创展
近年来,我国“山寨”产品层出不穷,“中国制造”给人一种廉价低质的坏形象,创新力量的缺失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硬伤。纵观铝门窗行业,有不少铝门窗企业仍处于抄袭、模仿的道路上,想把铝门窗企业做大做强,以下四种精神不能少。
契约精神
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进程中,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关键的第一步。中国创造的标志是形成一大批本土自主品牌,但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拥有率仅约25%。长期以来,我国铝门窗企业有“拿来主义”的思维惯性,导致铝门窗品牌创新动能不足、技术模仿已成习惯。为深入解决类似问题,一方面要鼓励铝门窗企业牢固树立自主品牌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需求侧崇洋媚外的心态。而实现品牌自立的前提是倡导契约精神。少了这部分内容,铝门窗品牌将不能获得国际国内市场的“准入证”。
工匠精神
从供应链流程看,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工匠精神相关。工匠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对自主产品,特别是已经形成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进行精雕细琢,追求精益求精的理念。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制造业厂家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所带来的即时利益,却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由此带来的恶果是,中国制造一度成为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甚至国人也不待见这样的产品。铝门窗企业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倡导工匠精神,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内核、产品品质的保证。
首创精神
凭借工业科学发明,通过技术进步转化,将发明通过工艺化、产品化转化为制造业发展新动力。其中的关键在于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既强调创新,也强调执行。从理念到实践,首创精神不仅是一种企业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这种执行。在这一过程中,需克服企业短视、急功近利的行为,努力提高创新执行力。
团结合作精神
铝门窗行业发展要集聚高科技、大数据、技术信息及各学科前沿理论创新等重要资源,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与多方面共同努力。单凭散兵游勇、单兵作战,不仅无法应对产业融合背景下技术协同创新的新趋势,也很难适应国际化竞争条件下技术创新环境的需要。微观层面,许多企业的制度设计考虑往往是排他性的,过度重视竞争性,而缺乏合作共赢的机制设计。这导致的问题是,往往“羊未长大已被宰了”,影响到跨企业、跨所有制甚至是跨国界的技术创新合作的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