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斯门窗|铝的故事
史前时代,人类已经使用含铝化合物的黏土制成陶器。但是由于铝化合物的氧化性很弱,铝不易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出来,因而迟迟不能分离出金属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电池后,戴维试图利用电流从矾土中分离出金属铝,都没有成功。直到丹麦化学家奥斯特利用稀的钾汞齐与氯化铝反应第一次分离出不纯的金属铝。1827年德国化学家武勒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并不断改进制取铝的方法。1854年,德国化学家德维尔利用钠代替钾还原氯化铝,制得铝锭。
(图片来源:菲尼斯门窗供稿,侵删)
(图片来源:菲尼斯门窗供稿,侵删)
在以后的一段时期里,铝是帝王贵族们享用的珍宝。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宴会上使用过铝制叉子;泰国国王使用过铝制表链。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它与王冠上的宝石一起展出,标签上注明“来自黏土的白银”。1889年,门捷列夫还曾得到伦敦化学会赠送的铝合金制成的花瓶和杯子。
在珠宝史上,有一件大名鼎鼎的皇冠,在当时被誉为无价之宝,后续却无人问津,那是什么呢?
那就是1804年拿破仑的加冕皇冠。
在18世纪初期,铝可谓是价格最为昂贵的金属,就拿黄金和铝的价格相比,是200多公斤黄金的价值才等于一斤铝,拿破仑作为皇帝,加冕皇冠肯定要选世界上最昂贵的材料,当时制作出来的皇冠极得皇帝欢心,当时的巴黎人称之价值连城,价值千金,社交界为此震撼不已。
不过,到19世纪末,铝的价格发生了成千倍的跌落。首先是由于19世纪70年代西门子改进了发电机后,有了廉价的电力;其次是由于法国的Heroult和美国的C. M. Hall于1886年分别发展了将氧化铝溶解在冰晶石(Na3AlF6)中电解的方法。当时他们都是22岁。这项创举使铝以大规模生产,奠定了今天世界电解铝的工业方法。至今各种铝制品已广泛进入千家万户。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建筑、汽车等工业对原材料在密度、韧性等要求的提高,相对密度小、延展性强的铝金属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菲尼斯门窗供稿,侵删)
菲尼斯门窗给原生铝锭添加适量的钛以增加型材硬度,增加镁以增加型材光泽度。才有如此静谧的光泽和硬度。
(图片来源:菲尼斯门窗供稿,侵删)
(文章来源:菲尼斯门窗供稿,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