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万物复苏 从头开始|盛达资讯中心 - 盛达木门
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是2月24日,农历庚子年二月初二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农历二月初二,
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现在,二月二一般被称为“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动物,一到冬天便冬眠起来。当天气转暖,惊蛰来到,冬眠的动物被雷声惊醒,纷纷出来活动。先民们期望龙出来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于是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二月二是一个传统节日,其历史沿革悠久,最开始时,它并不叫“龙抬头”。
二月二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
伏羲“重农桑、务耕田”,
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亲耕农田”。
到了周武王时,
每年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
皇帝亲自耕种,皇后送饭,
号召文武百官亲耕,
以劝农桑。
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沿续这一习俗。
节日习俗
二月二又称龙抬头,
其中的很多习俗都和龙有关。
祭祀龙神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庄稼的丰歉,因此,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初二日这天要在龙神庙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同时唱大戏以娱神。
引田龙
每当二月二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剃头
龙抬头这天流传着二月二“剪龙头”的习俗,这天大人、孩子都剃头,叫“剃喜头”。特别是男孩子,都要理发,谓之“剪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也有要想鸿运当剃头的寓意。
二月二,照房梁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
敲龙头
这一天,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辽中县志》中记载民国时这一敲龙头习俗: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
吃龙饼
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这一天,要吃“龙须面”。为取吉利,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节日寄语 2月24日」
二月二本来是一个踏青郊游的好日子,
可是,因为肺炎疫情,
我们还需要待在家里,再等些时日。
可喜的是,
全国各地的疫情态势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许多地方出现了零增长。
这个2020年的春节,过得和往年不太一样。
一切终章,皆是序曲。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
不如我们从头开始。
此后,愿你
学习抬头
爱情抬头
健康抬头
事业抬头
愿山河无恙,从头开始,万物向阳。

(图片来源:盛达木门官网,侵删)
(文章来源:盛达木门官网,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