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三个木门消费中最常见的陷阱,识破能省不少钱
木门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在购买木门的过程中,由于对商品本身缺乏认识,往往会被一些商家误导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小编我总结了三个最常见的销售陷阱,可别小瞧这些问题,识破一个至少节约200块,能为你家装省下不少钱。
一、油漆工序减一半
市场上的套装木门通常采用的都是PU漆。一般来说,PU漆都要经过找色,三底两面等六道工序,有些品牌木门甚至会做到七道工序。但目前市场上有的门只有二三道工序,而少刷一遍漆至少节省50元。但是成品出来的效果也是大有不同,不仅色彩不好看,还容易掉色或者破漆。严重影响木门寿命和实用体验感。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该看漆面光洁度。工序少的木门,漆膜看起来一定不饱满、不丰厚,对木门表面起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而真正工序到了,漆膜看起来一定是饱满的、丰厚的,并且拥有光洁度。
二、贴纸门卖贴皮门的价格
这种方式是说将表面贴纸木门说成是贴木皮木门,木纹纸表面的纹理和真实的木纹纹理非常相似,一般的消费者不仔细辨别根本看不出来。但是,两者的价格相差很大,同样面积的木纹纸要比木皮便宜三四百元,如果“不幸”被消费者认出,商家会用“这是科技纸”来狡辩。
据专业人士介绍,木纹纸纹路比较呆板,均匀,几扇同样贴纸的木门排在一起,纹路会呈现一致性,如果遇到凹槽,纸会比较圆润、服帖;而木皮会有结疤、斑点、黑线等现象,几扇门放在一起,纹路肯定不一致,如果木皮遇到凹槽,既不圆润也不服帖。
三、说的和卖的不一样
消费者进入店面,有经验的导购人员就会主动询问其打算买多少价位的门,假如消费者报出的价位是七八百元,导购就会拿出一个木门的横截面,说这是七八百元的木门材质,但实际上拿出的却是千元以上实木芯的横截面,表示质量上乘,以此办法吸引消费者。另外一种常见的伎俩是,在给消费者展示时,总是拿实木芯的横截面样品做介绍,结果卖的却是蜂窝纸当填充物的木门,因为消费者买橱柜时不可能劈开门去看里面的材质。
行内人士介绍说,买门时除了货比三家外,如果填充物不一样,掂一掂重量就可以鉴别出,用之前掂横截面的重量来推算整个木门应该要有多重,如果重量差别太大,那自然是上当了无疑。另外普通的实木贴板门进价加运费成本至少在千元以上,如果号称实木门却卖七八百元,那质量肯定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