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啦,我们注意什么呢!!!
中医认为,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
冬季的3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保护身体的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现象,对养生不利。因此,这个时候应该从起居多加注意。
冬至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民间养生有“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的说法,冬至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因此,在起居上,市民应早睡晚起。《黄帝内经》就提到:“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晚上9点钟上床入睡,早晨太阳出来了再起床。就是所谓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冬至过后,适当早睡、晚起,不熬夜,顺应生命节律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还建议此时睡好“子午觉”,这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
常见的进补食物及做法如下:
1、当归首乌鸡汤
制作原料:鸡肉300克,首乌15克,当归15克,枸杞15克,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肉切成小块,与首乌、当归、枸杞、生姜加水同煮,先用大火,煮开后,改文火慢煮l一2小时左右,加入调味品。
2、银耳鸡汤
制作原料:银耳10克,鸡肉J00克,盐等调味品。
制作方法:先将银耳用清水泡软,然后与鸡肉加水同煮,大火煮开,改小火、煮半小时,加入调味品,即可。
3、粟米龙眼粥
制作原料:粟米1000克,粳米50克,龙眼肉15克。
制作方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将粟米去壳,淘洗干净入锅,加入龙眼肉,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搅匀。
4、双鞭壮阳汤
制作原料:牛鞭50克,狗鞭10克,羊肉50克,母鸡肉50克,肉苁蓉6克。枸杞10克,菟丝子5克,料酒少许,花椒、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