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盾门窗孙亚军:严苛监管生产工序铸造过硬产品
如今,大多数门窗企业感慨现今市场难做,生意大不如以前。经过市场运作的长时间把脉,产品同质化、市场价格紊乱、质量参差不齐成为了门窗行业“生病”的根源。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企业甘愿冒险,在不断“模仿”中寻求出路,却不料仍然输在了产品的质量生产上。
实际上,好的产品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是靠实际行动用心做出来的,用心做到质量的保障和交期的准时。而佛山市南海伊盾门窗有限公司(简称“伊盾门窗”)恰是以严格苛刻的生产态度,创造了一个接连一个的高质量和创新型产品。为此,本次主题将以学习的态度向“伊盾门窗”的生产总监孙亚军先生汲取生产方面的管理秘诀。
质量:源头的把控
门窗产品、阳光房等产品看似简单的拼装,实则需要在源头上进行控制把关,才能为消费者提供精湛工艺且兼备高品质的产品。此处所谓质量是源头上的把控,即是铝型材、五金配件、胶条等组装原材料的把关。
而为了抓好产品的质量问题,“伊盾门窗”所采用的型材都是从具有质量保障的知名厂家进行采购,大部分五金配件来源于德国原装好博以及胶条都是来源于国内数一数二的厂家。除此之外,“伊盾门窗”专门设置“品质来料质检”一职,以对所有的来料以撕开膜的方式进行检验,在上线生产前确保其质量过关。
同时,“伊盾门窗”以“自检”和“互检”的方式,在第二源头截住不良品。自检主要是以自己检查是否是良品,若是则可以流到下一道工序,否则截住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换”、“返工”、“报废”的方式解决。
互检则是对上一道流下来的工序进行第二检查,在多道工序里面如此反复,直至生产出最终的门窗产品。为了让质检的工作更加具体和完善,“伊盾门窗”不仅在每一道关键工序设立质检员对调试后的产品进行检查,同时也设立巡检,对车间内的所有产品进行巡逻检查。因此“伊盾门窗”以“全员质检制”人人都是质检员,人人都参与质检与“员工责任制”相结合的方式严抓产品质量的工作,赢得了产品质量的巨大优势。
交期:PMC管理模式
在门窗企业中,除了有产品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伊盾门窗”为了让产品更有速度,采用了PMC的生产管理模式,即交期管控部门,对生产计划、生产进度,以及物料的计划、跟踪、收发、存储、实用等各方面的监督与管理。
总体来说就是物料管控和交期管控,即做到物料MC不出问题和交期PC的订单排序管控。为此,“伊盾门窗”特设专人进行跟进,追踪进度以确保每道工序按时完成。另外,对于每一个异常订单,“伊盾门窗”能够采用快速解决异常的流程,并在四十分钟到两个小时之内解决问题,降低货期拖延的系数。
一方面,据孙总透露,“伊盾门窗”对所有的材料备了高达800吨的安全库存,以确保在受到经销商的紧急订单后能够马上进行生产,从而不耽搁货期。另一方面,“伊盾门窗”对产品生产进行时间控制,以确保每道工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正是PMC的生产管理模式的推动,“伊盾门窗”准时为经销商呈上了满意的产品。
全方位的质检和收尾工作
为了进一步解决产品的质量和交期存在的问题,“伊盾门窗”针对供应商供货方面,以加急方式将产品的的交期由五天缩短到一天,以此确保经销商的交期。除此之外,“伊盾门窗”对产品的收尾工作同样严格要求,因此每天早会对所有的产品订单进行检查,并排查异常的订单。同时,“伊盾门窗”设专人对订单进行清尾工作,在最后的包装之前清尾和排查,确保每个订单能够按时出货。
其中,为解决门窗企业因客户定制而引致订单不稳定的问题,“伊盾门窗”专门成立“机动组”,在企业部门出现“卡壳”的情况下随时对“卡壳部门”进行机动,以保障“卡壳部门”顺利“消化”产能,最终保障优质产品的交期。
在最后,孙总总结道:“前面物料的确保,中间过程的跟进,后面的拉动”,而也正是这三个工作的紧紧相扣,“伊盾门窗”才为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呈上了满意的“答卷”;正是因为精密的生产,才让“伊盾门窗”越走越远,越远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