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门行业:金融资本PK产业资本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全球金融资本主体破产、易主、倒闭等不堪局面,让近年来备受风险资本垂青的家居业不得不慎重考虑吸纳资本的方式方法。
资本化时代,是选择风投参股?还是将整个企业和盘托出,直接归于产业资本麾下?是大多数中国木门企业时下必须好好思考的问题。当然,直接对资本说“NO”最简单,然而,自力更生也并非一片坦途,品牌自主运营的道路注定荆棘丛生,命运多舛。不管怎么样,木门企业在做出关乎未来命运的重大决策之前,我们都有必要弄清楚金融资本(风险投资)与产业资本的来龙去脉再做决定。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是金融投资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于上世纪后期被引入进来,其运营实质是通过对高增长行业的直接投资套取股份利润。其运营过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步机会性选择高增长行业中的潜力企业,通过参股形式直接关联相关企业(一般不控股);第二步,全力协助关联企业运作上市,通过股权占比从资本市场快速套取高额收益(除上市外,还有其它股权流动方式实现利润套取,在此恕不赘述);第三步,直接抽离,或保留少量股本存量以获得企业后续经营红利。
从风险投资的运营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机会性介入是风险投资的最大特点。换言之,风险投资是暂时性的投资资本,其在企业内部存在的时间是阶段性的,这是受其运营目标直接决定的,一般认为,风投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运营关联企业上市从而套取本利,企业上市工作完成后,风险投资的投资行为也基本告一段落,视企业发展状况,或一次性清本回利,或逐步回收。对于风投和企业双方而言,这一过程都是速效的,风投方通过快速辅助企业上市完成高额利润的套取,并迅速转向下一行业或下一企业;企业方从凭借风投的资金注入到上市成功,有效解决融资难题。木门企业选择风投的过程就好像服用西药,快速有效,但对企业“自身体质”也具有要求,即能够承受资金的快速抽取而发展不受影响;当然,风投选择企业也有标准,即管理规范化和严格的财务制度,能够满足资金的自由进入、抽离毫无障碍。
实质上,风投对行业的介入只是单纯的投资行为(不参与企业具体运营,但对企业运营决策具有话语权),不在乎控股和对企业的完全所有,且是阶段性的投资套利,并不能对行业的运营方式和整体格局施加长远的结构性影响。所以,我们看到联想、凯雷对新四合、安信的投资完成后,行业格局并未发生太大改变,当然,新四合、安信由于得到强势的资金支持,增强了对上游资源的把控能力、扩大了生产规模,这一点可能会对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
如果说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的介入只为投资盈利,尚不足以改变木门行业格局的话,那产业资本大肆并购的意义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
产业资本,相对金融资本而言,其对行业格局的现实和长远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同样,这也是和产业资本的资本属性和运营目标分不开的。由于产业资本并非单纯的投资资本,其目标是对一定数量的行业企业的控股或完全所有,通过整合运营,形成规模化的集成效应,从而获取利润,与金融资本获取的投资收益不同,产业资本获取的是运营收益。在现实中,产业资本在并购之前往往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行业价值链优势,比如三林集团,在收购汇丽、生活家之前,已经具备相当的上游森林资源把控能力,这样,不仅使其能够在并购企业之间实现规模效益,更能够通过对产业链的整合,产生上下游价值链的协同效应。因此,我们说产业资本的并购行为对木门行业施加的是横向规模化与纵向一体化的双重作用。换言之,行业基础与资金实力使木门产业资本更能够迅速放大对行业的整合效果。
除了资本的操作方式外,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对木门企业的选择标准也大相径庭。金融资本更看重企业的运营规范化和财务指标,以化解资金的进出风险,而产业资本则偏重于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与品牌特色,因为产业资本需要获取的是运营收益,而木门行业的运营收益来源,除了产业链横向纵向的规模协同效应外,还有更大一部分来自品牌知名度和差异化产生的品牌溢价。例如亚洲木业整合吉象、圣象看中的正是其强势的品牌知名度,而三林并购生活家则源于生活家•巴洛克塑造的鲜明的差异化品牌形象。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最大差异在于,产业资本对木门行业的把控时间是长期的,把控层面是多维立体的。如果把金融资本进驻木门行业视作是快速布点的话,产业资本对木门行业的运作思路则立足于全面布局。由于看中了家居建材业快速的增长速度和迅速壮大的规模,金融资本以其标准化的投资预期率为衡量指标,快速找到符合标准的投资目标介入,纵观其整体投资过程具有目标明确、流程简洁标准化的特点,并且全程的一切指标均可以通过数据得以反映。而产业资本的运作过程则是相当漫长的,并购木门企业只是刚刚开始,系统整合以实现运营效应的最大化还需要相当长时间和多种运营手段的综合运用。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