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东亚近邻——日本篇(下)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日本平安神宫鸟居
神域之门--日本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是神社,遍布全国,约有十余万所,建造年代从古迄今未尝中辍。神社是日本固有的神道敦的崇祀建筑,始于原史时期。神**崇拜自然神,崇拜祖先,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民俗神道三系,以神社神道为主流,存在至今。
神社纵深布局,富有层次,入口处有一座牌坊,一根大木横架在一对柱子上,两端左右伸出,有些在稍低一点的位置再横架一根木枋子,这牌坊叫做“鸟居”。鸟居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常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围的木栅栏处。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将它视为一种“门”。
鸟居由一对粗大的木柱和柱上的横梁及梁下的枋组成。梁的两端有的向外挑,也有的插入柱身的。自7****建筑传入后,鸟居的形式有了些变化,如柱子有侧脚、横梁两端起翘,甚至有用斗拱者。著名的如平安神宫鸟居,是典型的受中国建筑思想影响的鸟居建筑。
日本浅草寺雷门
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是平安文化的中心地。寺院的大门叫“雷门”,正式名称是“风雷神门”,是日浅草的象征。
雷门是公元942年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而建造的。几经火灾焚毁,后于1960年重建。雷门正门入口处左右威风凛凛的风神和雷神二将,镇守着浅草寺。雷门最著名的要数门前悬挂的那盏巨大的灯笼,远远可见黑地白边的“雷门”二字,赫然醒目,着实为浅草寺增添不少气派。人们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而供拜这两座神。门内有长约140米的铺石参拜神道通向供着观音像的正殿。作为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旅游名胜,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络绎不绝。
宝藏门-钻过雷门、通过仲见世商店街之后就是宝藏门。入母屋构造的二重门(2层建筑、外观上为上下二重门)。现在之门于1964年(昭和39年)再重建时以钢筋混凝土建造。门的左右置有仁王(金刚力士)像、之前名叫“仁王门”、昭和再重建后才称为宝藏门。其名来自门上层的文化财产收藏库。
东京国会议事堂
日本建筑发展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建筑开始仿效西欧,由原先的木结构逐渐转变为砖木混合或砖石结构的“洋风建筑”。其代表建筑东京国会议事堂,建于昭和十一年(公元1936年),占地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整幢楼是一座近代式样的白色宏大建筑,中间部分突起,呈金字塔尖顶,共9层,高65.5米,左右两侧对称,各成长方形状。左面为众议院,右面为参议院,各高3层。
但是随着不断地文化碰撞,日本的建筑风格从单纯学习西方转向东西方之间的融合转变,不少建筑师在运用新材料、继承传统、创造新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但是和式住宅、现代日式风格依旧沿用至今。
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禅意无穷。现代的日式风格在传统的日式家居基础上,更加追求一种悠闲、随意的生活意境。空间造型极为简洁,日式风格在设计上采用清晰的线条,而且在空间划分中摒弃曲线,具有较强的几何感。
和式住宅的一大特色就是福司玛或障子纸门,独特的材质使推拉门薄且轻,推拉之间,无声无息,加上那独特的透光效果和雅致的图案,与和室的静谧、舒适相得益彰。据介绍,日本和室的推拉门多用桐木制作,这种木材在干燥后不易变形,重量也轻,因此和室的推拉门都十分轻薄,一般只有2.8厘米左右。由于门很轻,推拉门只须在上下的滑槽中安装专门的滑带,而无需任何五金配件就可以自如拉动,也没有噪声。推拉门可以用手绘的福司玛,也可以用木格绷障子纸,这两种材料都具韧性,也不怕水,透光性也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门是随着其建筑特点的演变而不断地变化的,可以说门的建筑历史映射着其建筑、文化的历史进程。但是无论其怎么变化,日本日式风格中精华的部分之一推拉格子门还是流传至今,被众多的设计师所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