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企业品牌意识 家具行业动起来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既然抄袭现象由来已久,为何最近两年冲突频发呢?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品牌的发展壮大、竞争加剧有关。“以前竞争不那么激烈,大家各干各的,即便有抄袭,没有太直接影响,基本相安无事。”双叶公司副总裁高非认为,随着坚持原创和自我研发的企业品牌意识增强,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不可避免地就与侵权的企业发生正面接触,“就会受到很直接的伤害”。
虽然抄袭问题久而有之,但随着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持续抄袭不仅是对原创企业的不公,更会损坏行业的长远发展。中国家具外观专利权的未来在哪?如何才能改变抄袭这一行业陋习?业内人士建议,不仅外部监管要加强,最重要的是,原创企业要继续引领创新,做大做强。
一、原创企业引领发展
谈到如何解决专利权纷争问题,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介绍,业内一些大企业发现被抄袭后的做法是,随时更新,继续引领潮流,让别人跟不上。“我们要继续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业内大企业要不断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坚持研发创新的企业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全力发展品牌、全力创新,把自己做大做强,“只有强大了才有话语权,这是解决纷争的根本办法。”
二、提高企业侵权成本
北京荣麟世佳家具公司总裁戚麟认为,要杜绝专利侵权,还得提高企业的侵权成本。据其介绍,在现在的家具专利权侵权案中,企业的侵权成本其实很低。“首先是赔偿责任很难界定。”
据了解,维权企业需向法院提供侵权产品的销售数额,而“这个很难拿到”。即使诉讼成功,“有的企业换个名字继续卖侵权产品。”如果侵权成本大大提高,估计企业在抄袭之前也会掂量到底值不值。
三、集体原创意识需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国家、企业、行业、媒体甚至消费者,其实对于家具的专利权关注都不太高,首先需要的是集体对原创设计的尊重和引导。
有些靠抄袭起家的家具企业甚至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地区割据现象尤为明显”。这种企业不仅不应受到“保护”,政府还应在此过程中加强总体的监管,对企业产生正确的引导。
尽管现在大家都能意识到“抄袭是不对的”,但戚麟认为,整体对于抄袭现象的自我认知还应提高,而消费者也应该维护原创产品,提高对家具设计的要求。“但这是一个消费层次问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行业组织力量不可忽视
在家具专利权纠纷中,中国家具协会和北京家具协会都制定了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朱长岭表示:“行业反对抄袭,对抄袭现象支持媒体监督,并会对屡教不改的会员进行开除。”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于秀苏也表示,会积极配合维权企业帮忙取证、交涉和呼吁,并对侵权企业在网站及宣传媒体上曝光。“我们还从原创设计的培训入手,培养原创设计人员,赋予行业正能量。”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如果行业内能够成立一个自律的组织,像欧美国家一样,由行业协会来负责保护知识产权,集各大品牌之力,使用专门的队伍来做这种事情,或许维权的力量更强大,对侵权企业也更有威慑力。虽然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成立非常自律的行业组织还并不成熟,但现存的行业组织在看到抄袭现象时所做的努力不容忽视。
目前,由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主办批准,中国门业俱乐部协办,首次在门业领域开展打假保优维权重点保护品牌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组委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对申报的门业品牌优选共50家门业品牌为重点保护品牌,其中木门品牌30家,钢木门品牌、铝门品牌各10家。
本次活动旨在为充分发挥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在打假保优方面的专业性、权威性。保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与门业品牌企业建立打假保优维权战略合作体系,构建门业市场的和谐放心消费环境。
保护家居设计原创,保护家居知识产权,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是首要的,通过法律的威严来震慑抄袭行为,在这方面,家居业这几年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维护品牌、保护知识产权的这条路并非是一路畅通的,今后还需要企业和行业组织携手,为规范家居行业的知识产权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