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问题频发 标准化木门可能性依然很小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日前,消费者张女士订购了某品牌木门,木门厂家派工人亲自上门测量安装。但是等到安装当天张女士才发现,这樘量身定做的木门出现了问题。实际木门门板的尺寸比门洞小了不少,导致后期工人在安装时,在门框与门洞相交的位置安装了很多的黄色物质。张女士说:“我不知道这些黄色物质是什么材料,看着像塑料泡沫一样,安装这么多这种东西在门框上,总感觉很不安全。”
(图片来自网络)
欣赏更多木门图片
木门尺寸不对 消费者只能忍受
据了解,由于门板尺寸过小,导致后期张女士在搬家时很多产品都进不去家门。例如张女士家里的滚筒洗衣机,最后是卸了洗衣机的滚筒门才过了家里那道门。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厂家是否会给消费者重做一樘门,但是如果重做一樘门,势必会影响 接下来的工期,因为怕麻烦,张女士最后仍旧接受了这樘不满意的木门。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张女士遇到的问题绝非个案,很多业主家的木门都出现过各类问题,其中“木门尺寸出现偏差”占比较大。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木门的实际尺寸出现了偏差?有消费者怀疑,明明是量身定做的木门却出现了尺寸偏差,是不是厂家事先准备了几种规格尺寸的木门,然后将其中一樘“规格与消费者家中尺寸相似的木门”拿来充数呢?
缝隙在8毫米-30毫米之间属合理
TATA木门董事长吴晨曦表示,对于门框安装,可以分为先立口安装法和后塞口安装法。先立口安装法指在砌筑墙体之前先将门框立好,在砌筑的同时将门框的连接件砌在墙体中;后塞口安装法是指 在砌墙时不立门套,只留洞口,待主体完工后再安装门套。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先立口安装法的门框与墙体之间没有缝隙,不必进行二次填塞,但容易对门套造成污染;后塞口安装法要求门框的宽度和高度尺寸较墙体洞口尺寸要小一些,待门框调整到位后需对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进行二次填塞。
目前国内的门框安装法基本都选用后塞口安装法,而消费者张女士提到的在门框部位填塞的黄色物质其实是发泡胶,这是一种在后塞口安装法中必须要用到的材料。在后塞口安装工艺中,门框和墙体之间一定要留有一定的安装缝隙,行业标准《木质门安装规范》中规定:空口与门框间的安装缝隙为8毫米-30毫米。
缝隙过小不利于填充发泡胶,并且有可能在打胶后由于胶体没有足够的膨胀空间将门套胀弯;缝隙过大有可能造成胶体膨胀固化后,门套与墙体粘接强度不足。所以缝 隙过大、过小都不好,应按标准规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现场安装前,安装工人应对洞口尺寸及木门产品再次进行核对确认,如果现场安装时用户发现间隙过大,有可能属前期测量阶段产生的问题,应及时叫停施工。
采用标准化木门目前来说可能性很小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鹏认为,对于“厂家是不是制作了几种规格的标准化木门,然后拿这种产品充数”的问题,目前来说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目前这种情况在防盗门领域存在的相对较多,有些防盗门厂商会准备五种到几种规格尺寸的门,然后进行批量生产。
在木门行业,几乎没有哪个企业会选定几个标准尺寸集中生产后用库存来面对国内市场,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与国外不同,国内现在建筑行业对洞口尺寸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洞口尺寸的多样化不利于企业进行尺寸统一的标准化集中生产;第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使得生产企业无法预测多数消费者所青睐的款型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后存放起来;第三,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平衡含水率相差较大,再加上季节气候的影响,很多企业生产产品都是有针对性的对原料进行烘干处理,库存久置会造成产品基材含水率的变化,在使用地与产地含水率差值较大的情况下,很可能直接影响使用。以上三点都限制了木门产品的尺寸标准化生产。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