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木市场的未来走势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近日,全国各地频频爆出红木原料暴涨导致销售市场低迷、红木企业亟需转型等信息。在红木资源紧缺原材料价格剧烈变动下,整个行业的真实反应如何?企业和消费者应该怎样对待?红木市场未来走势如何?
红木涨价大势所趋 ,明年“五一”前平稳过渡
就材料价格来说,目前已经基本定型,到明年五一节前不会有太大变动。不过,多少让人有所顾虑的是,今年材料价钱涨得太猛,对行业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现象。其实材料稀缺问题一直存在,上涨是必然趋势,但涨多少合适?近几年来一直是处在每年上涨30%~50%的幅度内,这是比较正常的。今年保守地说,从过完年到现在已经涨了120%以上。这么个涨法,让消费者雾里看花,企业也不敢出手,家具卖了后悔,不卖又不行。
今年的整体行情是淡季没淡、旺季不旺。往年通常认为的6、7、8月是淡季,今年表现得却非常旺,原因是早在4、5月份就得知了将于6月12日实施CITES新规,中国红木产业所用木材中,又有交趾黄檀等被列入了附录II,大家很容易理解这些规定,交趾黄檀(俗称老红酸枝、大红酸枝)是中国目前红木家具最重要用材,也是被红木爱好者普遍认可的传统材质。领悟到这一点,不少消费者就开始抢购红木家具,造成了淡季不淡。
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一直认为“金九银十”,今年9、10月份却没真正旺起来,原因是前半年市场消费太猛,加上原材料涨价后企业会核算制作成本,成本增加,会反馈到终端市场,提价后消费者开始持币观望,自然就会出现一个适应期。一般来说,价格上涨反映到家具生产上有3个月左右,再反映到消费环节又有3个月,就今年的特殊情况来说会适当拉长,消费者适应期最少得半年,一直要到明年5月份。
6月12日以后,云南海关和香港、深圳红木材料都过不来,有些木材商想方设法一吨两吨地进,数量大为减少。退一步讲,即使没有禁伐禁运,东南亚国家本身国土就那么大,红木树种分布地更小,生长300年以上的树才能采伐,历史遗留下来的那点用完后,再成材周期很长,得再等几代人。
大红酸枝将成第二个黄花梨
大红酸枝材质优良,消费者越来越看好,加之资源日益稀缺,十年八年之后将会成为第二个黄花梨。以上情况伴随产业不断消耗,红木原料日趋减少,短期内加重了全行业的饥渴感,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推动了红木材料价格暴涨。这轮涨价既是大趋势,也有近期导火索的作用。
近年来紫檀价格的变化情况
紫檀在10年前被列入了CITES二级保护物种,从那时起价格便开始飙升,2006年每吨均价8万元左右,目前均价达到每吨100万到120万元。大红酸枝品质接近紫檀,目前均价每吨20万元左右,保守地说,在今年被列入CITES二级保护物种之后,未来几年也会有三四倍的上涨空间。它涨价后会推动其他材料跟涨,比如微凹、奥氏、巴厘黄檀等,甚至带动缅甸紫属花梨涨价。
未来走势
目前市场对红酸枝家具的潜在需求还是不断增加的,这必定会使老红酸枝家具越来越紧俏。家具价格远没跟上来,这需要半年左右适应期。目前家具涨价幅度只有30%左右,按往常规律,家具至少“对半涨”。今年的金九银十没旺起来,是不少消费者都在持币观望,等待合适的出手机会。大多数人都有买涨不买跌的习惯,但这个节奏、时机很难把握。现在的行情对真正喜爱红木家具者很有利,一般来说年底也是下手的好机会。
红木市场前景仍被看好
以红酸枝为例,由于涨价过快,一些中小企业承受不住会被迫转型,做其他材料的家具。到年底,做大红酸枝家具的企业会减少20%左右。不会出现像2008年那么大范围的倒闭,但会转换思路,降低材料门槛,去做微凹黄檀或花梨类家具。
现在这些材料减少后,用什么样的材料做出家具来既能让消费者接受,又不失传统文化韵味?大红酸枝价格过高,已超出六七年前紫檀的价格,过去购买它的客户已经流失了很多。既要让他们体验到传统家具的美,又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企业有责任去开发新的替代材料。
红木的未来发展,也需要媒体正确引导大众,让消费者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而消费者在选择红木产品时,应更多地关注它的设计、工艺和品位,这些元素更能体现出产品对人性的尊重。 产品若尊重人性,消费者则一定会尊重产品,在这种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红木产业一定能迎来如日中天的发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