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门企业如何改善提升渠道竞争力
工业化进程持续发展,个人、商业收入不断增加,住房面积、住宅私有化程度加深,国外投资需求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迅速发展,这一系列原因都促进了门窗业的发展。中国门窗的需求量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2011年产值预计将达到1950亿元。在实木复合门占据二、三线市场主流的今天,实木门、原木门已经成为市场的"配角"。虽然有个别实木门生产企业有进军二、三线城市的想法,但最终都因为市场消费能力有限而放弃了。
局限:高端消费群体有限
纵观当下市场形势,实木门和复合门的市场占有量比例大约是1∶3。复合门以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一线城市形成品牌效应后,复合门生产企业果断发力二、三线市场,并获得成功。
再回过头看,实木门的发展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实木门下沉二、三线市场的时机并不成熟,四线城市更是不敢去想。主要原因是,一般以胡桃木、枫木、樱桃木为基材的实木门价格都在4000-5000元左右,更好的则上万元。而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收入有限,绝大部分是农民,只有小部分的高端消费者会选择购买价格较高的实木门。
当前木门企业开拓的渠道基本都是以木门加盟为主,但是这种渠道建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客观的外部环境还是急需改善提升的。木门市场要更好的开拓与实现木门渠道升级,对于木门企业来讲普遍的关键性问题在如何开拓渠道。
木门企业开拓市场需要分三步实现渠道升级。没有渠道保证,企业就算有高品质的产品也很难进入终端市场。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不乏直接就进入大卖场的品牌,但总体来说以加盟居多。就这种加盟为主的形势来讲,我们有以下三步。
隐性渠道开发成市场金钥匙
随着"整合"成为各个行业一致的未来市场之道,隐性渠道开发也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金钥匙。所谓的隐性渠道其实是行业间整合的一个链条。企业可以从这个链条出发,把握企业自己的实际,在行业"整合"的基础上,首先为自己的品牌做市场链。当企业做起了这条市场链,就可能在"整合"中受益,毕竟,家装一体化是未来市场的大势。谁先做起自己的隐性渠道谁就是赢家,所以视的大方向。
工艺规范,环保护航
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知识层面都在不断提高,木门消费者也正逐步迈向理性消费。他们在购买过程中,对产品的工艺与环保性能越来越看重,这必须引起木门生产厂家的注意。
木门企业如何改善提升渠道的三部曲
企业必须要适应消费力与消费思维的变化,不断提高企业的工艺规范与产品的环保性能,在市场中打下品牌口碑,顺利开拓市场。做企业第一条就是保证产品的环保性,这不仅是企业开拓市场的手段,还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个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必定能从自身出发,用环保产品去引导消费者,让全社会关注环保、重视环保,这样的企业在现代社会中才有其企业价值。
解决物流局限,消除成本枝节
木门行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跟物流的枷锁抗争。物流将会是限制木门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众多木门企业需要在一定的企业辐射半径上规划自己的生产基地。
结论:实木门暂无缘三、四线市场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网络布局,国内众多的复合门企业,已经牢牢占据了二、三线城市并平稳的发展。 笔者在走访三、四线市场时发现,这里很少有实木门店面,如果有,也是在复合门店内捎带卖一两款实木门。经销商说,代卖实木门主要是做个展示,即便有真正需要的消费者,一看品种如此单一,也都不买了,真正能够成交的实木门并不多见。整个市场还是以复合门为主。
实木门进军二、三线市场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想要进四线市场,更显得有点"悬"。一方面,四线城市基本上都处于村镇,农民的消费理念,刚开始从原始的自打家具,转变到价格便宜的免漆门或者烤漆门,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还达不到购买实木门的标准。另一方面,实木门居高不下的价格也让农村消费者望而却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