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事件之“家居多元化”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事件背景:
“泛家居”和“整体家居”,是行业人士现在熟到不能再熟的两个词语,我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家居多元化的两个层面或不同表述。在过去的几年间,但凡谈到未来的规划和战略,十个家居企业中怕有一半以上必定会提及多元化战略。即使是在因房地产宏观调控,导致家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这种趋势也没有任何减缓的迹象。在企业看来,一旦到达规模瓶颈后,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就会受到限制,抗风险能力也会明显不足,所以跨行业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企业发展趋势,这既能增强自身的抗风险和盈利能力,又能巩固下游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可谓一举多得。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这样的发展模式,而热衷这种模式的企业,必然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并会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
那么,时至今日,“家居多元化”究竟到了哪个程度?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在2012年风头渐起的家居多元化潮流发展到2013年时,不仅依旧受到行业热捧,其趋势性也更加明显:木门行业,在2013年,除了象春天集团这样由木门跨入“地板木门一体化”的企业外,很多企业也都向着木饰、楼梯以及定制家居品类在进行着延伸,木门以及其它家居品类的行业交叉、行业融合所形成的多元化浪潮正在加速。
现象一:市场倒逼还是企业自愿?
在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候,中国的木门行业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品牌格局,现有企业想要单纯依靠产品、营销或者品牌方面的努力,通过单一品类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占有更多份额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困难了。此时,在前几年还效果明显的产业链的“乘数效应”也逐渐释放完毕,在规模的瓶颈到来之际,终端加盟商渴求更多的利润空间以“对冲”渐趋低迷的市场景气;企业自身也希望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拓宽经营道路以保持长效发展,无论看起来是市场的倒逼还是企业自身的愿望,都在客观上催生出一个现实的诞生,那就是家居企业的多元化潮流。
前方出现了阻碍就会带来“转型”,发展缺少了空间就会产生“升级”,当前的家居企业多元化就是源自于此。面对“转型升级”的需求,有的企业理解为深挖产品潜力、强化产品创新,而有的企业则将之视为与市场更大的交汇与互动,这是同一目标下的不同解决之道,而显然,事实表明:更多的木门企业选择了后者。
其实,多元化的趋势在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改变之后是迟早都会到来的,只不过当2011年房地产调控不期而至时,原本预期来之尚早的发展瓶颈提前到来了,这让很多木门企业有点“措手不及”,于是纷纷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根据我们的调查,因为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企业将原本处于规划中的多元化项目“提前启动”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所以在近两年的准备之后,2013年较为密集地出现企业多元化动作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环境的改变为家居行业多元化的到来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推动,这既可以看作是市场之手的作用结果,也可以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本能使然。
现象二:知名企业领**型
我们看到,率先进行多元化尝试并引领家居企业走向大家居格局的,往往都是行业的先行者。首先,这些企业因为体量巨大、市场占有率较高,所以对于发展空间的需求就比一般企业更加迫切,而且他们对市场的发展趋势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步调的能力更强,为了在市场发生变化时能始终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所以他们乐于、敢于并善于去验证新思路、新模式的正确性,率先进行转型;其次,这些企业无论在产业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抑或是市场渠道资源上都具有强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足以支撑他们去进行多元化的转型升级,而且其转型升级的成效也将因此更为明显。
在木门品类,近些年,我们看到了很多知名品牌在进行着转型尝试,并且在2013年均加快了步伐和加大了力度。例如,圣象集团于2011年前后,在木业产业链上的完善已经趋于全面之后,着手产业的横向拓展,之后出现的圣象美诗衣柜、圣象木门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了圣象集团的品类体系之中;大自然也在同年更为系统化地在木门、橱柜、衣柜等产品上投入了相应的发展力度,2013年随着新工厂的投产,大自然木门在生产研发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联丰地板、康辉地板、圣达地板、好运地板、上臣地板也于近两年全面启动了木门、楼梯等产业项目,并在2013年将其作为了重点发展项目。此外,木门行业中的春天、材源帝、亿美达、关亨等企业,因为木门原本就是定制化的品类特征,在大家居的路线上也越走越远。这些企业,为中国木门行业的多元化浪潮作出了表率的作用。
现象三:多元化不是唯一
2013是家居企业多元化年,然而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木门企业都有意或者说急于进行多元化转型。有不少企业坦言,多元化的前提首先应该是专业化,因为大家居战略与其它工业产品不同,其涵盖的品类非常多,对风格、品质、服务的整合性要求也非常高,并非有好的设备和充裕的资金就能够驾驭的。所以说,如果企业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时,与其分散精力去涉足并不擅长的领域,倒不如专心将主营业务再提升一个层次,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品牌、渠道、资金,乃至于技术层面的资源积累,一旦条件成熟时,再来走家居多元化路线就会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对于这种认识,我们是抱以肯定的态度的:企业的发展战略,不仅要向外看,更要向内自省。因为任一战略动作一旦确定,都会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决策时,我们需要的是客观、正确地看待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当前我们的企业在专业化方面尚有提升空间,盲目大上快上其它家居品类,可能反而会削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造成资源的分散,这样不仅无法实现增效扩容的目的,还会动摇根本,
所以,不少企业暂时不上马家居多元化的现象,其实正表明了中国木门行业在战略层面上已经趋于成熟,不再一味跟风,而是具有了自己的经营理念。
点评:近两年频繁出现的交叉、跨界、延伸、完善、整体……等关键字,表明家居产品的整合化、家居企业的多元化已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和将走向深入的大趋势。然而,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大现象那样,无论原因是出于市场倒逼或是企业自愿,无论现状是知名企业领军还是先专业再多元,这些都是大家居模式所带来的思考和现象,也昭示了家居多元化已经是任何一个家居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目前,家居多元化的尝试才刚刚开始,其发展态势可谓是喜人,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在此获得成功。说到底,企业进行的战略规划,必须要与企业的具体发展状况保持一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路线,而不是随波逐流。我们看到,不少企业并没有走大家居这条路线,却因为在品类上持续专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与功能,不但得以避免了价格战的困扰,同时突出的卖点也让他们的产品持续热销,具备了长效的生命力,从而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当然,我们更要看到家居多元化是当前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趋势,它的出现促进了行业内涌现出众多新兴的力量,竞争层次的提高也促使行业更快地走向了规范和成熟,这些都是家居多元化带来的正面力量,也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除了需要审视自身是否具备了多元化的条件,以及何时加入多元化的行列之外,关键还在于巩固核心业务的竞争力、积累创新突破的能量,这肯定是不会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