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卖场整体入驻主流电商开放平台 商家抱团取暖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家居卖场入驻开放平台不稀奇,哪里有流量哪里才会有商机,真正稀奇的是怎么能实现商家们抱团取暖。而商家们要实现抱团取暖的关键是,作为线下服务平台的卖场要能够整体性的入驻线上主流的电商开放平台。线下的百货商场和建材超市与入驻经营的商家们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商家们在经营的品类、品牌上面互补互惠,大商场则提供整体的品牌信誉度、统一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
(图片来自网络)
欣赏更多木门图片
至于为什么是要由大卖场整体性的入驻主流电商开放平台?三个原因,其一是为获得品牌背书,其二是为获得品类齐全、品质相近的传统竞争优势,其三是为得理顺卖场和商家们的利益分配关系。
获得品牌背书,带来巨大的商业信誉
这主要体现在由家居大卖场以统一的卖场品牌入驻电商平台,发挥背书和担保的作用,产品品牌依然作为传播的主角,由背书品牌向消费者确定这些产品一定会带来所承诺的优点,因为这个品牌的背后是一个已经成功的企业。背书品牌可以为产品品牌带来巨大的商业信誉优势,消费者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该背书品牌之下的各种产品品牌均是真实的、可信任的,是可以放心消费的,即使存在任何问题,也会有背书品牌提供担保。
获得品类齐全、品质相近的竞争优势
商品的品类管理和品质管理本来就是百货商场和建材超市的传统优势。知名的百货商场或建材超市都会对入驻其线下卖场进行经营活动的商家有着严格的挑选和管理,申请入场经营的商家必然是满足品类互补、品质接近和服务保障等前提条件的优秀产品品牌,可以为某一个消费水平层次的顾客群体提供完善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个优势为顾客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顾客可以获得相同品质水平基础上的全品类产品选择,避免了很多干扰。现在顾客在购物时恐怕遇到最多的困惑不是选择太少,而且品牌太多、太杂而良莠不齐,造成的选择困难。
理顺家居卖场和商家们利益分配关系
卖场和商家们的利益分配关系纠纷直接导致了上一个双十一前天猫紧急暂停家装建材品类O2O业务的事件。此次事件的导火索便是入驻线下建材超市的商家们抛开线下卖场平台的统一管理,私自跑到天猫平台上开店,打自己的小算盘,玩自己的O2O。线下的卖场忙前忙后,又是展示又是招待,结果买卖全走支付宝交易,好处都便宜了天猫。这种情形之下,各大知名家装建材超市联名发布公告,严厉禁止使用卖场品牌用于线上的产品宣传,严厉禁止商家在实体店内参加和宣传天猫的O2O活动。
商家私自跑到天猫上开店实际上也是出于无奈,一方面自己的实体店在电商冲击之下每况愈下,另一方面虽然也入驻了由卖场自建的电商平台,可是没流量啊。如今的发展趋势是商家们不做电商,不做O2O是万万不行的,但免费拿着卖场的品牌和线下资源为自己的产品背书也是令行禁止的。唯一的解就是推动家装建材超市以整体性的卖场品牌入驻天猫等电商开放平台,线下卖场之前是怎么统一管理商家的,线上还接着怎么统一管理,将线下商家们的产品聚合为一个网上商城齐全的家装建材品类,卖场继续为驻场经营的产品品牌背书。
商品交易、在线支付走天猫和支付宝没问题,但须由卖场按照统一的流程监管商家订单的处理,由卖场提供支付宝收支帐号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在交易完成后按照协议商定的分成比例在卖场和驻场经营的商家之间进行收益分配。这样,才能按照一种线上线下一致的方式理顺大卖场与驻场经营的商家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此前几乎每个卖场都已经在做电商和O2O的尝试,只是自尊心做怪之下往往选择自建电商平台,殊不知现在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况且消费者很懒,只想访问更少的网站就获得更多的选择。自建电商平台已是无解之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