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凯德集团出席2014中国五金·窗年度产业峰会
11月19-21日,由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4中国五金•门窗年度产业峰会”在广东深圳隆重召开。
本届大会集行业峰会、高端论坛、产品展示为一体,工程院院士、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钢集团董事长干勇,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何济海,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国家****个体与私营经济司副司长刘世如,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秘书长、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刘增辉,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赵紫鈺,清华大学设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五金联盟设计专家委主任柳冠中,***安全与**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栾祎等相关部委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金凯德集团、亚萨合莱等知名企业及国内外企业高管等300余人应邀出席本届峰会。
本次会议围绕当前行业发展现状,以“推动智能制造 倡导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保障五金产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及自动化升级。在此次会议期间的高峰论坛上,国家部委领导、国内外五金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五金企业高管,共同探讨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如何进行改造升级,进行技术研发并通过大更换智能型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管理与生产技术,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能源投入等节能减排措施,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最终促进五金产业低碳节能、绿色发展。
会上,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刘增辉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参会嘉宾;随后,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干勇理事长为大会作了精彩的致辞及演讲;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计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柳冠中以“工业设计如何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为题做主旨演讲;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顾问孙超以“企业如何实现行业领导力”为题对领导力作了详实的阐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五金联盟理事长干勇致辞
国家****个体与私营经济司副司长刘世如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钢集团董事长干勇为金凯德、盼盼、春天等企业颁发“门窗三十强”
中国商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为获奖企业颁奖
清华大学设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五金联盟设计专家委主任柳冠中演讲
中国五金联盟战略顾问、亚萨合莱防火门及窗五金集团
中国防火门业务发展总经理孙超演讲
中国金凯德集团董事长陈利新
会议期间,中国金凯德集团董事长陈利新做关于“引领人居生活潮流、助力中国制造梦想暨金凯德集团发展之路”的专题演讲。他将金凯德的发展总结为三阶段论:暨第一阶段的蓝海战略、折腾战略到系统战略的金凯德经营生态系统;精辟阐述了金凯德系统战略的“六脉神剑”,即品牌为势、渠道为王、信息为基、研发为道、组织为王、生产为术。会上亚萨合莱大中华区安全门业集团总裁钟赞耀、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强、丝吉利娅奥彼窗门五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秦建平、上海多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应蓉、珠海耀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广东金点原子制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先鸣分别就行业热点问题做了精彩演讲。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强
丝吉利娅奥彼窗门五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秦建平
上海多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应蓉
珠海耀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
广东金点原子制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先鸣
此外,出席此次盛会的还有史丹利、海福乐、多玛、格屋、诺托、易保、三星、现代、茵科门控、雅洁、名门、固力、保德安、坚朗、国强、和合、普罗巴克、炬森、高利、宏洋金属等优秀的国内外企业代表。
“2013年度中国五金•门窗行业评选”颁奖盛典成为了此次盛会最大的亮点,此评选设置了“门锁三十强”、“门窗三十强”、“门控五金十强”、“最佳贡献奖”、“最佳渠道商”多个国内五金、门窗行业极具权威性的奖项,对为国内五金产业做出贡献的人士、企业进行了表彰。工程院院士、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钢集团董事长干勇,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何济海,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国家****个体与私营经济司副司长刘世如国家部委领导为获奖企业颁奖。
部分获奖企业
在互动环节中,与会代表们各抒己见,自由交流,共同探讨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当前五金行业的发展形势及五金企业的改革创新与战略转型之路,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互动环节
此次产业峰会,聚集了中国五金、门窗行业内最具权威和实力的国内外企业高管人才,为五金、门窗行业寻找发展契机提供了交流平台,有利于整合全行业的信息资源,加强本行业内五金企业之间及五金、门窗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互信互利,共同促进五金、门窗行业的融合发展!
本次峰会的成功展开,不仅是对五金行业发展状况的一次总结和展望,更是整个五金行业的一次产业研讨高峰论坛。在当前国内制造业空心化,结构性矛盾、自主创新不足、发展效益低等问题并存的形势下,不仅有利于五金产业在创新驱动下的转型与升级,更利于推动整个五金行业的融合与进步,无疑将成为加速中国五金行业发展步伐的助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