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中国家居制造大会 探讨现代制造转型路径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国家居制造大会于8月10日在东莞厚街举行。这一大会围绕全国家居业“智能、绿色、互联”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讨和引导未来中国家居行业的发展方向。首届中国家居制造大会上,专家对如何跟上现代制造节奏抛出新观点。
专家观点|中国家居制造大会 探讨现代制造转型路径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负责人杨晓迎: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四大驱动力
智能制造势在必行,家居行业更要抓住机遇。当前我国对于传统制造业的关注度普遍偏低,各地重点发展产业驱动化明显。首先从制造强国指标体系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制造水平虽然与美、日、德差距逐步缩小,规模遥遥领先,但其质量仍存在一定差距。
智能制造发展的阶段,新一轮工业革命有四大驱动力:1、 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2、 数字化、网络化普及应用;3、 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4、 集成式智能化创新。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张亚晨:
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与路径的思考
家居是基于住宅、家庭及其主人的生活所需而由各类相关硬件、软件产品构成的系统集成。家居产业围绕家居需求而形成的产业生态链,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集群,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产品领域或者某一个产业领域。
在转型升级战略上,思考核心就是跨界融合。在跨界融合这样的主题下,只有各行各业相互融合不分彼此,突破行业界线的。消费者并不关心家电行业、家具行业的区别,只要符合消费者需求那就是好产品。只有着眼于消费者的利益,从专业角度着手,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均衡共赢就是硬道理。转型升级有三个方向:第一电气化,第二智能化,第三、绿色、环保、健康。
转型路径的三点建议:抱团、独处、标准先行。家居业要和相应的行业组织抱团,把各自的优势充分融合在一起,互补长短,各取所需。独处代表一种工匠风范,非智能化传统家具同样不能小觑。
标准化改革趋势包括:第一要不断的清理强制性标准,第二淡化行业标准,第三出现团体标准,第四强化企业标准。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吴智慧:
家居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从家具行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图纸到计算机技术,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手段和思想,以及对企业的结构和流程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搭建,最终目标是实现决策模式的创新,实现智能决策。
家居企业要做智能制造,要做大规模定制、全屋定制,首要要做的是数字化转型。家居行业做智能化、大规模定制,并不是装备不行,不是产品不行,而是应该深度转变思维方式,构建软件和系统平台,并辅以大数据支撑,实现制造和物联网的结合。这不仅是家居行业的启示,更是我国众多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启示。
南方科技大学致新书院院长、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系主任融亦鸣:
智能制造及其实践
我国制造业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对成本整个大批量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制造业能够创造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制造本身是整个价值链的基础,制造业优秀的程度,制造环节优秀程度是整个价值链能够贯通,能够使其他行业得到更好收益一个基础。
智能制造设备开发是关键环节,但是我国高端技术还是依赖进口、高端金属原材料需要进口,仍然面临很多的科技攻关。智能制造的出发点是由智能的精密加工技术出发,建成低成本、高度灵活的定制化生产系统,集成的、自制的生产系统。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教授许柏鸣:
未来家具设计必须融入绿色与智能
绿色,要遵循6条基本准则:要重新界定我们产品的功能和审视它的功能性。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多余的东西,努力使我们的产品周期尽可能的延长;要努力减少材料在产品当中的含量;减少能源消耗;尽量减少水、土壤、空气当中的排放,应该更多扩充能够尽量的去污染化;要限制噪音和保障安全性。
制造。中国制造2025要解决的问题要平衡大规模生产和市场终端要求个性化消费的这样一种特点,考虑它们之间如何平衡,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体系去支撑,这个工艺生产体系实际上不是简单的工厂变化,而是整个工业生态的重组。工业4.0在成长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技术的问题,还要先打通智能制造。
未来中国家居的走向是什么样的,是要实现家居结构分解化,如果不能实现原材料、天然材料的工业化改造,就成不了标准的工业化材料,就支撑不了工业4.0。绿色、智能和中国的文化、历史、情怀等等,这三个相结合会催生出中国当代家居的新形态。
中国家居行业的未来前途是无量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定能够在国际展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真正赢得尊严。
(来源:名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