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谈|刘磅董事长接受青岛市第六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深度访谈全记录
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达实智能的成长史也是刘磅董事长带领达实团队的创业征程史,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历经创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从最初物质生活的满足到后来财富的共同分享,再到最后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完美阐释了“达则兼善天下,实则恒心如一”的核心价值观。
近日,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磅接受青岛市第六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青深对话·深度访谈”系列访谈,解读达实智能企业发展的历程和感悟。本次访谈由青岛市第六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刘林瑞主持。

(图片来源:达实智能家居公众号,侵删)
回顾达实创业的艰辛历程,展望企业与行业发展的未来,寄语创业者与奋斗者,刘磅董事长真诚的分享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不断成长,坚持创新驱动和良知驱动,这些都是达实能够取得今日成就的宝贵经验。
以下为访谈记录。
一、万物智联,心心相通—智能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是核心支撑
01、关于达实公司的主营业务、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刘磅董事长讲道:
达实公司是主要从事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建筑、医疗、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应用的高科技公司,是智能物联网产业的领先者。我们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聚焦建筑环境的低碳问题、便捷问题、安全问题。
达实公司是极少数做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当中有自己核心的软件和硬件产品的公司,我们提供的核心的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是整个解决方案的核心支撑。我们所提供的与节能相关的系列控制设备是建筑低碳发展的核心产品,我们提供的与人相关的各种智能终端是建筑环境当中对人的识别和通道管控的核心产品。
02、关于智能物联网的应用,以深圳达实大厦为例,刘磅董事长讲道:
我们现在所在的达实智能大厦,就是典型代表。那这所大楼高200米,共四十多层,是由我们达实公司全资打造的国内乃至世界上这个绿色智慧、温暖、光明的一个典型的超高层建筑,是深圳、中国乃至国际绿色认证最高等级的大楼。
以具体数据来说,相比较同类超高层建筑,我们可以实现节能25%以上。从运营服务的便捷性来讲,通常的智慧建筑是为物业管理公司的这些工程师们提供对设备的管控服务。但我们的建筑不仅服务于物业工程师,还从管控设备延伸到为整个大楼里所有的办公的人员和访客的人员服务,每天近万人通过这个平台进出公司管控机电设备,进行办公。
以所处的办公室为例,墙上没有任何一个开关,灯光的控制、窗帘的控制、空调的控制、开门的控制,都通过手机语音来实现,充分体现了便捷性。同时,整个大楼还是温暖光明的大厦,从在大楼里手机的操控端,到每一个房间的十寸操控屏,到每一个电梯间的展示魔镜,到电梯这个轿厢里的屏,到大堂里,到户外各种各样的展示传输的屏幕,我们每天都在推送一句圣贤名言,传递温暖和光明到这个大楼里面来,形成了绿色智慧、温暖、光明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03
关于雄安市民中心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应用,刘磅董事长讲道:
如果说达实智能大厦是一栋独栋的综合建筑,那雄安市民中心就是多个建筑组合起来一个社区,是整个****的政务中心。
我们为其提供的是整体的建筑智能物联网平台,这个平台集成了有近20个服务园区的子系统以支撑整个政务办公区。所有的机电设备以及围绕雄安市民中心办公生活和来访的所有的人、车,包括它的能源消耗等,都在物联网智能管控平台当中实现集中监测管控。除此之外,我们提出了****建筑物联网的建设标准,利于整个****整体打造一个前沿的智慧社区。
二、创新驱动,乘势而上—达实公司的成长历程也是深圳成长发展史的缩影
01、关于达实发展历程与深圳城市发展之间的关联,刘磅董事长讲道:
达实公司的成长历程,我们的感受是,这也是深圳成长发展史的缩影。
深圳刚开始是借助地理位置,进行第一阶段的发展。那时候全国的科技产品、家电产品、交通产品、进口的批文,都批在了深圳海关所,全国进口的所有的计算机都是从深圳进来的。深圳借助批文和地理优势,以贸易的方式来促进城市的成长和建设。对应达实的阶段,我们当时做代理分销业务,通过香港进口计算机控制设备,将其销售到全国各地去,那这个跟深圳的那个贸易的阶段是非常吻合。
随着改革开放,深圳开展“三来一补”,把香港的材料进来,加工之后再通过香港返出去。对应达实的阶段,我们当时做集成业务,把国外的计算机控制产品进过来,在里面边安装我们的控制软件,再卖到内地去。
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不仅深圳能够来料,北京、上海也可以了,那深圳又该往哪里去?深圳走向了自主创新,达实公司也开始研发自主产品。
接下来,深圳又开始向基于高科技的高端服务业发展,那达实公司也开始基于自主产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总体来讲,可以从两个阶段来看,一是深圳前期市场驱动的成长历程,二是现在靠创新驱动。达实公司也是如此。
02、关于达实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刘磅董事长讲道:
我1988年硕士毕业来到深圳,在深圳打工做技术,当时深圳技术是没有价值的,进口业务是当年的主流。1990年,我离开了第一个工作单位。当时我们使用日本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单位需要采购一个,一时之间买不到,我因为对这个技术比较熟悉,就找到了山东济南的某研究所的库存货。
因为当时没有资金,也没有公司,我趁太太不在家,把存折上的一千多块钱取出来,把另外帮同事兑换的一千块港币取出来,搭火车去济南,买产品进行测试。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创业的案例。
1991年元旦前夕,我们当天做了一单比较大的生意。临下班时发现购买方把给我们的汇票又带走了,人找不见了,货被带走了,电话也联系不到,大家都是刚创业,垂头丧气也找不到办法。当晚9点左右,桌上的电话响了,打来电话的是青岛钢铁厂的高速线材分厂的厂长,我们接通电话之后,他兴奋异常,说我打了一天的电话,终于有人接电话了,情况是这样的,当天青岛钢铁总厂线材分厂自动化生产线出现故障,损失至少按百万级,因为当时资讯条件有限,他通过专业杂志来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在一份电器自动化杂志上发现我们的广告。联系上之后,我们在22天内,迅速派人到现场了解他的生产工艺和控制系统的损坏情况,我们用这个日本三菱公司的控制器替代它原来的那一套控制单元,中间完成了从香港把这个大型控制单元进货到深圳,完成了我们对这套系统的深入的学习、理解与编程,还开发了接口的电路板,然后把这些设备还突击发货到报关发货,最终实现投产运行。
这一单使得达实公司从代理销售业务进入到了系统集成业务,以前只是把设备卖到内地的研究所,他们去编程序,那在这一刻呢这个22天时间之内,我们不光把设备卖给他,而且帮他编程序,帮他在现场调试替代原来的产品,使得这个高速线材生产线重新启动运行。
1995年,创立这个公司已经五年,解决了温饱问题,面临着成长扩大发展的问题.当时候风险投资概念开始进入中国,我们把企业做股份制改造,我们选择了清华和北大的风险投资;需要纯粹的风险投资,就选择了这个深圳创新投和深圳高新投;此外还需要实业战略投资者,我们就找到了兖矿集团,这五家成为了达实公司的股东。这是达实公司的成长发展的关键点,使得达实公司从一个这个初创公司变成了一个规范发展的现代公司,对企业的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未来上市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三、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责任担当与规范管理助力达实茁壮成长
01、关于科技企业发展与资本的关系,刘磅董事长讲道:
比方说,没有外来资本进入的时候,企业相当于学龄前儿童的状态,哪里有钱挣,往哪里跑,也没有人来去逼你。但是风险投资进来之后,相当于这个企业上学了,每年会有人来问你的作业成绩,考试了吗?你承诺的未来三年、五年你赚多少钱,你考多少分你怎么没实现,所以每年就会有人来盯着你来问你,企业有了一份责任,有了一份压力,要为投资者负责。
投资者带来的资金也给企业成长带来了新的增长因素,比如达实公司在某次募集的资金大概2000万,从原来一无所有、紧紧巴巴,到突然有了2000万,那时候我提出来,我们拿出100万来,请管理咨询顾问公司。所以在我打电话,给世界上最大的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在交流中他问我规模多大,我告诉他我们一个多亿了,他突然反过来问,他说你说的一个亿是营业收入呢还是利润,我说当然是营业收入,他说等你利润超过等一个亿的时候再打电话给我们吧。
02、关于公司规模扩大后,在管理上的变化,刘磅董事长讲道:
后来我们找了罗兰贝格咨询顾问公司跳槽出来创业的两个中国人,我们请他们给我们做了大半年的管理咨询顾问,我们整个公司埋下头来系统的学习西方的这个管理理论和知识,使得达实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形成了规范的组织和流程以及考核和激励,从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发过红包了,从那一刻开始,我们每年四个季度开季度会,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们开始进行KPI的考核,一直延续到今天。
四、谋时而动,顺势而为-达实公司的发展得益于深圳的支持
01、关于如何看待达实公司在深圳的发展,刘磅董事长讲道:
首先是政府科技资金的支持,我清楚记得在创办公司没有两年的时候,深圳科技局当时设立市一级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我们当时争取到了深圳市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牌子,有300万资金支持,这使得我们在埋头耕耘眼前的时候,借助政府给你的这个名和利把你头抬起来了,那是最早对未来创新的关注。
成长起来之后,风险投资这五家中,深圳创新投,深圳高新投,一个是中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一个是最大的投资担保公司,这是深圳市政府设立的,在全国也是走在最前面,那这两家投资到了达实公司,所以深圳市政府在全国走在前面,拉动和提醒了一批深圳的有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抬起头来关注科技,关注自主创新,关注规范化成长和发展。
再往后,我个人受益和帮助,在2000年我开始成为深圳市的人大代表,一直到今年卸任,这20年当中我干了三届15年,还有幸担任了深圳人大代表当中的科技组的组长。在做市人大代表的过程当中,我从关注自己的这个行业拉提升到了关注社会,关注国家,提高了自己的站位,拉升了格局和境界,那这一点对于达实公司与祖国同频,是非常难得的帮助。
02、关于深圳的营商环境,刘磅董事长讲道:
来了就是深圳人——我觉得这句话是深圳最大的竞争优势所在。在这个移民城市当中,没有依靠,也没有顾及,出现困难了,你必须把自己的能力潜力发挥出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你失败了会怎么样,你做错了会怎么样,也无所顾忌。这是整个城市营商环境的基础。
深圳在法治化方面先走一步。在深圳没有特别大的外企,也没有无所不在的国企,是公平的市场竞争,大家在市场中凭着实力去打拼。政策的变化、领导干部的更迭,对深圳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所以企业成长活力比较旺盛。
五、良知驱动,科技创新—用物联网技术唤醒世界
01、关于达实公司的创新“密码”及创新能力,刘磅董事长讲道:
创新驱动的核心我们称之为良知驱动。我们科技企业想创新,心中一定要装着客户,只有看清客户才能看清你的产品是什么。
在企业的机制方面的创新。首先怎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呢?只有你看清自己的内心一心想为员工好,把员工装在心里,看透他的成长的需求,来以此设计组织结构,设计股权激励,整个公司的这个组织激励体系就全有了。再比方说,我们有供应商,那你怎么能看清供应商的需求呢?你只有把供应商也当做客户装在心里,那你就能看清供应商他的需求,这个时候你整个的业务流程就看清了,业务流程看清了,你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不就一下子看得很透彻了。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企业的战略和发展理论、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流程、企业的数字化,企业的这个形象品牌建设,所有的归根到底都是一个哲学问题,能不能自己心灵透彻。所以这个我们理解叫创新驱动的本质是良知驱动。
02、关于智能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达实未来的发展目标,刘磅董事长讲道:
以我们这栋楼为例,我们提供智能物联网服务,在五年多以前,我们盖这个楼的时候,我们对这个楼的目标定义叫做绿色智慧,一是低碳的大楼,二是智慧的大楼。那这两个主题都与物相关,就是我们当时的万物智联只是来控制这些物,管理这些物,等这个楼盖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突然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当中有个惊醒——盖这个楼的目的是什么,把它变成一个冷冰冰的科技大厦,这个冷冰冰的科技大厦是在这里面办公的人所需要的吗?
那我们物联网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物联网技术它到底给人类带来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用一句话表述:物联网技术是唤醒这个世界的。
我们这个建筑环境它本身有生命,我们要把它唤醒,我们把这个大楼变成了一个节能的便捷的工作建筑。那在这个环境下,我们继续迭代升级我们的智能物联网技术,大厦就变成了一个不仅绿色智慧而且还温暖光明的一个环境。我把它变成绿色、智慧、温暖、光明,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好的创新成长的环境,然后我在这里工作,空气清新、工作便捷。这个环境和这里边的人是互动的,整个建筑和周边的社区应该也是互动的,从而营造出万物互联,大家共同成长、欣欣向荣的局面。
六、方向聚焦,紧跟时代—把握国家“双碳”战略下的发展机遇
关于深圳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后,达实公司的展望和国家“双碳战略”下的发展机遇,刘磅董事长讲道:
企业要想成长、发展壮大的话,看你能把多少人装在心里,如果你只是把少数几个房地产老板、投资者、开发商这些业主的老板装在心里,那你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建筑环境就可以了。我们首先看重的是建筑节能低碳发展的目标,其次是在这里面办公的老百姓的便捷需求。
低碳发展分为三个市场,工业低碳发展,建筑低碳发展,交通低碳发展。在深圳,建筑低碳发展排第一,因为它相对重工业少。按比尔盖茨写的书上讲到:2060年全球的现有建筑会翻一倍,那这些建筑的低碳成长发展一定是未来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今天把目标聚焦在这个方向上,整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就大了,也就可以借助社会国家的力量,顺势而为。
七、谋定后动,未雨绸缪—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助力达实新发展
关于对达实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刘磅董事长讲道:
我们达实公司非常有幸在深圳成长发展,国家双区战略目标赋予了深圳难得的未来成长的空间。深圳是排头兵,达实公司恰好在大湾区当中,在深圳市的成长发展最核心的地带,我们也拥有了难得的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的优势。这就是我们的主场,这也是深圳的主场,我们在这边又建立了自己的示范案例,所以我们把它未来的十年分为发芽期三年,开花期三年,结果的四年。第一个三年发芽的阶段,我们就立足深圳大湾区;开花的阶段,我们由点到线服务全国;结果的阶段,我们能由线到面利益更多的客户。
第一阶段,我们除了传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探索规模化的利益客户的机制,还要走出我们的第二曲线,就是走出我们服务只有建筑的这个庞大市场,我们达实原来服务的是新建市场,那么随着这个建筑规模的越来越密集的话,我们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的一个大时代。那么在这个存量市场,我们在这一段时间内要基于深圳基于大湾区创新我们的产品,那这个创新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迭代,而是要能够走出颠覆式创新的路,这是全新的市场。
我们现在又拥有全新的技术,云计算、边缘计算,服务模式、场景单元的经济化,还有纵向行业的标准化,大规模集团的集约化,那这些诉求和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上难得的变革的机遇。新的市场、新的工具、新的需求,要求我们做好发芽的阶段,精心打磨产品和服务,使得整个企业有规模化的成长和发展。
八、合作发展,大有作为—达实与青岛建立多层面的情感互动
关于达实公司和青岛未来的合作与互动,刘磅董事长讲道:
在山东,我们定位在青岛,借助青岛派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的机缘,我们和青岛建立了多层面的情感的互动,所以我们把青岛做成我们辐射山东乃至周边省市的一个基地。我们现在先在那边设立分公司,把目前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加以展开,根本目的是想建立起我们在整个华东片区的根,这个根不仅是市场方面的,更是我们链接社会的机会。
青岛实训的机制安排,我觉得是极难得的,达实公司也很荣幸能够接待四批青岛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我们这里一起工作交流。从最早在业务上互相帮助,再到细分的医疗行业促进,每一次合作都把层面提得更高,也使得我们和青岛变成一个独特的亲戚关系,所以我们把这个分公司设在青岛,希望它能够大有作为。
九、不忘初心,奔向幸福—达实一直走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
关于个人创业奋斗史,给到创业者和奋斗者的感悟和分享,刘磅董事长讲道:
回顾这么多年来,首先感受到的是达实和我自己都还在不断成长。
达实走了三段路,第一个阶段是前五年。我们公司的名字叫达实,意思是我要和几个创业伙伴挣钱,要改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这个就是达,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创业也都是出于这种心态,要让自己生活得好一些,这个是正确的,无可厚非的。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五年后,我们把达解释成了达则兼善天下,要创造财富跟弟兄们分享。最近这三年,我们把它提升到第三段——努力工作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跟弟兄们分享,还要带领弟兄们一起奔向幸福生活。
结语
孟子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达实智能通过多年在物联网行业的深耕,秉承万物智联,心心相通的企业使命,坚持达则兼济天下,实则恒心如一的核心价值观,聚焦智能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服务商的发展战略。
公司主营业务提供智能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为人民营造安全、节能、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应用市场覆盖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数据中心、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领域。
目前,公司主要聚焦解决方案业务,未来将在保持解决方案业务竞争力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产品及服务业务的占比,不断加大自主产品研发创新,以云边协同的实时数据处理技术为核心技术,基于核心技术创新研发的“云边端”系列产品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诞生众多标杆项目案例。
未来,公司将依托自主产品,加强整体解决方案业务的创新和研发力度,加大公司自主产品在解决方案中的占比,以云边协同的实时数据处理技术为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来源:达实智能家居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