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虚实难断的3.15家居促销信息 消费者如何选择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新一年的春季促销又来了,家居卖场和建材品牌火力全开力争拿下马年第一战,“最低折扣”、“买断单品”、“买家具送家电”、“保价半年”等各种促销 消息闪花了消费者的眼睛。面对应接不暇虚实难断的促销信息,消费者如何保持淡定,如何避免掉入优惠陷阱?
(图片来自网络)
欣赏更多木门图片
不应只看定价
在消费者心目中,只要是大卖场的特价品,就可以放心购买。殊不知即使是大卖场,有些促销也是有小九九的。
在某家居卖场,一款原价3100元的品牌木门,特价只要999元。然而,一位木门经销商道出玄机。他透露,木门产品的定价和卖价差别很大,也就是说,哪怕是在平时,木门产品的实际卖价都是远低于定价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应只看定价,而要比较该品牌平时的实际卖价,才能知道真正的打折幅度。”
这位经销商还说,购买特价产品时要注意产品本身质量。比如,有些产品打折原因是设计过时、工艺落后、存在瑕疵甚至是压库存的滞销品。“购买特价商品时,一定要多向导购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楚做特价的真正原因。”
羊毛出在羊身上
近几年,家居赠礼级别也越来越高,早些年买东西送点大米食油如今已拿不出手。现在的赠品动辄小车,抽奖送轿车的也不难遇到。那么消费者是否就从这些赠品上捞回了本呢?
其实没那么简单。从事过家居营销策划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从消费心理来看,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对其所附赠品的注意力常常大于所购买的商品,甚至有时候左右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所以商家们抓住的恰恰就是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理。
可能会有人说:“我的的确确是领到奖品了啊。”错,行内人会告诉你: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位定制家居品牌的负责人说,他们参加了某商场的周年庆活动,买满3万元产品,就会送出一台价值大概1800元的32英寸液晶电视机。“但实际上,如果消费者不需要电视,我们在总价上是可以让利6%的”。 用这位负责人的话说,这台附加的电视机不过是换了个方式由消费者埋单。有些如果没有电视机需求却为了这台电视机而凑单到3万元的消费者,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偷梁换柱换次品
对于追求品质的消费者来说,名牌就是品质的保证,然而如果遇到不法商贩,这种说法就靠不住了。多年经营基础装修材料的老吴说,店里摆优等品, 送货时却偷梁换柱换次品的现象,在小建材市场并不鲜见。他建议,消费者在收货时,应及时开箱检查,看送来的产品是否与自己选样时一致;另交款时一定要索要正规发票,并在发票上注明货品型号,以便日后货不对版时方便维权。
更多的业内人士则建议,购买品牌建材最好到大型家居卖场选购。即使在大卖场买到不良产品,商场本身的赔付实力以及运营实力,也能大大降低消费者的维权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