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业服务调查报告公布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国家居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家居品牌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到多元化的竞争阶段,“服务”已经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之一。某网站发布家居企业服务调查报告,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家居企业服务消费者关注度分析
在被问及“购买家居产品是否会关注配套服务”时,消费者的态度显而易见,以75%的高数值取得压倒性优势。而在产品购买阶段,消费者已经为售后服务做了打算。其中,退换货、上门安装、维修/更换零部件三选项不分伯仲,为消费者最为关注。这与家居产品的属性不无关系,作为大件耐用消费品,往往并不如快速消费品那样,可以迅速暴露问题。并且一旦暴露问题,消费者也难以单独处理,对企业的依赖性比较强。
在家居产品的消费方面,消费者仍然十分保守。在线下实体店购买的几率是线上网店的三倍有余,这也跟家居电商刚刚起步不无关系。所以厂商仍然不能放松对终端渠道的控制管理,目前来说,它仍是企业与消费者接触交流的主力。同时家居电商仍然有潜力可挖,半数消费者没有对两者的服务差异做出表态,而有10%的消费者认为线上线下的服务没有差别。怎样打消消费者线上消费的顾虑,真正让020火起来,在服务上快人一步,线上线下童叟无欺值得企业思考和努力。
家居企业服务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从这组数据来看,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消费者对于家居产品消费过程中享受到的满意服务还很少。售后服务体系的整体滞后,安装、售后、维修等服务环节难以跟上,令消费者倍感无奈。当然这跟家居产品的先天不足有关,其服务环节比较复杂,从设计生产、到物流配送、安装验收、环境搭配,各个环节都对售后服务提出了要求。
大多数家居产品过了保修期后才出现问题。而一旦脱离保修期,产品就像没人管的野孩子。数据反映,41%的商家推脱不愿提供服务,24%则不提供上门服务。那么这必然又给消费者带来送修的困扰以及送修过程中的扯皮。因此家居行业需要对现有的服务理念和体系进行全面升级。
从数据上来看,分布比较平均,收费过高略领先。比如夏季爆出的空调维修工乱加液黑幕几近成为业内行规。而售后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一些产品技术安装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关,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导致安装不到位和反复维修的尴尬状况。
家居企业服务消费者行为分析
这个时代,坏了直接换新货的土豪毕竟是少数,在产品维修不满意之后,找品牌商退换货是最常见的表现。在产品发现问题之后消费者抱着企业大腿不放是人之常情,因此有48%的消费者即使在企业服务不满意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继续与企业协商解决,39%的消费者在产品维修不满意之后仍然继续找品牌厂商维修。不过要提醒厂商的是,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加强,选择向监管部门和消保委投诉、向媒体曝光的比重总和也接近三分之一。企业都在强调口碑营销的重要性,其实做好售后,规避投诉很重要。
一旦未能获得与期望相符的售后服务时,消费者的态度很鲜明,拒绝二次被宰,不做回头生意。“不满意,基本不会做回头客”这一选项再次出现压倒式的结果。不过即便获得满意的服务,仍然有17%的消费者表示会考虑尝试其他品牌。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而企业要做的就是做好一切准备让消费者来选择。




















